智信评估
  • banner1.jpg
  • banner2.jpg
  • banner3.jpg
  • banner4.png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章详情

要“房价环比不涨”更要“长效机制”

来源: 中房报社评     作者:     发布:2017-01-13     浏览:7374

 进入2017年,多个热点城市都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今年房价环比不涨。目标很明确,也很激动人心,但怎么实现,却让人感到有些迷惑。

 

从目标本身看,应该说是一个短期化目标,是着眼于短周期的数字,而不是着眼于中央所说的“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

 

短期内抑制泡沫过快形成,抑制房价暴涨预期,应该说是必要的,但如果地方政府过于关注短期数字,将大部分精力和行政资源都投入到改变数字指标上,就很容易导致政府行为短期化、运动化,从而破坏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律,导致波动加剧。

 

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和资产泡沫的形成,病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长期形成的,试图在短时间内下猛药指望药到病除,是不现实的。这就好像治理雾霾一样,不可能立军令状说“今年消灭雾霾,全年空气质量全部为优良”。如果非要按照这个目标去做,那就只能关闭所有工厂,禁止所有车辆上路,禁止居民做饭,结果雾霾可能没有了,但经济和社会生活就无从谈起了。

 

同样,如果立下“今年房价环比不能涨”的目标,也不是不能做到,例如直接对新建楼盘限价,规定售价超过去年底价格的一律不予网签,或者是高端住宅一律不予备案,只允许远郊区低价房和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交易,这样,在统计数据上实现“房价环比不涨”并没有什么难度。但这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吗?

 

在土地市场上,通过“竞地价限房价”和“竞自持”“竞保障房”也的确能抑制地王的产生,也能通过复杂的算法让人们对土地的真实地价算不清楚,从而减轻了“地王催涨房价”的预期,但并不会从实质上改变供求关系。归根结底,房价和地价还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当土地实质供应减少的时候,即便没有数字意义上的“地王”产生,供求的紧张仍然会推动房价上涨。只不过,这种房价上涨可能没那么直接。当几十个购买者竞争一套房子的时候,如果名义售价被固定了,买房者就会通过其他的方式竞争,直到最终有人胜出得到这套房子。在前几年,北京对新建楼盘限价的时候,就出现过各种捆绑精装修、捆绑车位的手段间接加价,很难说今年如果对新盘限价的话,会产生多少花样的加价手段。

 

此外,行政手段对新建商品房可以限价,但很难管住二手房涨价。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量远超过新房,其对房价的涨跌更具决定性作用。

 

通过行政化的手段,对需求端和供应端进行限制,执着于短期的房价数字,不如沉下心来研究和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一心一意把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理顺,没准到最后会发现,房价已经自然稳定了。

 

所谓长效机制,主要在于理顺市场供求。在城市规划上,加大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建设,加快城市群建设,加快城郊产城一体化、小城镇建设,实现就业、商业、医疗、教育的均等化;建立成熟的住房租赁市场;加大保障房供应,通过制度创新,发动社会力量来提供保障房和租赁用房;土地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加大普通商品房用地的有效供应,推进城区低效用地再开发,通过制度创新鼓励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自主或联合改造开发城区低效用地。

 

这些手段,见效可能没那么快,也不见得会立即实现“房价环比不涨”,但却是推动房地产市场走向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就看决策者有没有决心去做这些有难度、见效不那么快却对整个行业有利的事情,而不是过于执着于运动式的、追求短期效果的事情。